石灰石破碎机系统的提产改造
石灰石破碎机系统的提产改造
周文良干志强
川渝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来源:《新世纪水泥导报》
o引言
我公司下属企业一条2010年投产的设计规模
2 500 t/d熟料的水泥生产线,经过近些年的不断改
进,熟料实际产量稳步提高,对生料的需求量同步
上升。在石灰石开采方面,随着开采面的变化,进
厂石灰石中含泥量增加明显,导致石灰石破碎机的
台产逐年下降,破碎机台产长期维持在350 ~ 400 t/h
之间。为了满足生料供应,石灰石破碎系统不仅要
控制含泥量增加带来的堵塞问题,还要放宽对石灰
石破碎粒度的控制来增加产量。后者对系统运行电
耗影响较大。为了解决破碎机的堵塞问题和石灰石
入磨粒度控制问题,该企业对石灰石破碎系统实施
了两次技术改造,最终实现了在降低破碎机堵塞几
率的同时,提高了破碎机产量,生料粉磨电耗降低
明显。本文对改造过程及相关技术进行总结。
1技改前的工艺情况
技改前,破碎机台产长期在350~ 400 t/h之间,
生料磨台产245 t/h,粉磨能力基本满足熟料烧成的需要。但在雨季,破碎机运行12 h,都难以满足生
料磨的需要,迫使回转窑减产运行。技改前的工艺
设备性能见表1,石灰石破碎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
2第一次技改及其效果
2.1第一次技改的出发点及方法
第一次破碎机技改是在回转窑产量稳步提
升、销售形式很好、破碎机提产非常急迫的情况下
进行的。生料磨的产量相对回转窑对生料需求来讲
有一定富余。通常认为:对型号已确定的破碎机, 出料粒度大,产量高;出料粒度小,产量低。我们
采取了增大破碎机筛条间隙从而增大石灰石出料粒
度,达到增加破破机台产的办法。
物料堵塞筛条的情况在筛板出料端比进料端
严重,增加筛条间隙以后,物料不易堵塞筛板。
PCF2018单段锤式破碎机筛条由三排共六块筛板组
成。技改保持进料端的第一排两个筛板不变。后面
两排四块筛板的筛条间隙由原来的60 mm增加到
90 mm,每块筛板外形尺寸同原来一样。此改造是想在控制物料出破碎机的粒度方面和物料堵塞筛板
方面寻求一个折中的办法,所以只做了部分筛板的
更换。第一次改造后的破碎机筛板如图2所示。
2.2第一次技改后的运行效果
第一次技改后,石灰石破碎机的产量确有提
高,平均台产达到450 t/h左右。石灰石产量能满
足回转窑连续运行的需要。但生料立磨产量下降
到225 t/h,小时台产下降20t。生料磨每天的运行时
间延长,对生料磨可靠性要求高,除非停窑,平时
几乎没有检修时间。磨机运行电流高,波动大:小
时平均电流大于115 A (改造前100A ),小时电流最
大值与最小值相差70 A以上(改造前40 A )。磨机
现场振动大,威胁到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总的来
说,第一次技改只简单地暂时保住了窑的连续运
行。生料磨台产降低,电流上升,粉磨电耗上升明
显。生料磨减速机的维修周期缩短。
3第二次改造及其效果
3.1破碎机堵塞的原因分析
事实上,破碎机系统设计选型并不小,其堵
塞、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物料中含泥量加重,尤其
是雨季,高水分泥土更容易堵塞筛板。雨水落在石
灰石上面,只是表面会吸受小部分水分,水不会
臥石灰石内部,雨季和非雨季石灰石总体含水率
变化不大。雨水落在泥土上面,泥土表面和内部都
会对水产生吸附,雨季和非雨季泥土含水率会相差
10%以上。如何减小高水分泥土对破碎机产量的影
响,成为改造成功的关键。
3.2物料处理方式的讨论
第一次改造没有考虑入磨物料粒径对粉磨系
统产量、质量和电耗的影响叫仅从碎碎机产量与
粒度的关系考虑,通过简单地提高出破碎机的石灰
石粒度来提高破碎机产量,未从原材料物理性能本
身着手,应该说第一次改造是不成功的。 进厂砒石量比你砒石中小于50mm
的石灰石的量超过40%。生料立磨要求入磨物料
粒度小于60 mm。也就是说进入破碎机的石灰石中
有超过40%的石灰石是不需要破碎的,可以直接入
生料磨使用。进厂石灰石中包含的泥块也多数是小
于50 mm。这部分物料进入,既加重了破碎机的堵
塞,又降低了破碎机的产量。
根据物料特性,我们决定将矿石中小颗粒石
灰石及大部分泥土先分选出来,剩余部分才进破碎
机。这样一来,在供应生料磨同样石灰石量的情况
下,进破碎机破碎的石灰石的量就大幅度减少了。
预先分选出来的物料除了是物料粒度小以外,更重
要的是水分含量重的泥绝大多数不再经过破碎机。
此改造可解决破碎机因物料水分重而堵塞的问题。
由于入破碎机物料水分的降低,即使不计算预先分
选出来的物料产量,破碎机的台产也会上升。
3.3改造方案的选择
改造决定采用辐式筛分机对进入破碎机之前
的石灰石进行筛分处理,处sm剩余石灰石进入破
碎机。按照此要求,可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1:辊式筛分机布置在矿山,先对开采出
来的石灰石进行筛分。筛上物料运到石灰石破碎系
统破碎后入石灰石库储存;筛下物料无需破碎宜接
进入石灰石库储存。
优点:场地不受限,时间充裕,不改变现有
破碎系统,可以在回转窑正常生产期间进行改造。
缺点:矿山现场进行石灰石筛分需要新安装
环保治理设备。石灰石从开采到进厂比原来多增
加一次铲装,转运费用会增加。筛上物料与筛下物
料原来是混合在一起同步进入石灰石库,现在分别
铲装,由于运输的不均衡性,存在部分时间段筛上
物料集中入库、部分时间段筛下物集中入库的可能
性,会导致石灰石均匀性系数向差的方向发展。
方案2:现有的破碎机不动,板喂机长度从原
来的9 800 短到6 500 mm;辐式筛分机布置在
现有板喂机和破碎机之间,并将原来的石灰石入库
皮带输送机尾部往板喂机尾部方向延5 500 mm。矿山石灰石开采轴厂流程不变。板喂Kt石灰石在
臥破碎贬前先进行筛分。筛上物料进破碎机破
碎后由皮带送入石灰石库储存;筛下物料无需破碎
直接由皮带送入石灰石库储存。
优点:改造投入的设备少,不需要新增环保
治理设备,石灰石的转运费用同原来一样。虽然对
进破碎机之前的石灰石进行了筛分,但筛上物料和
筛下物料入库时间相差不大,石灰石成分的均匀性
同原来相比也未发生改变。
缺点:改造场地受限,只能在回转窑检修间
隙期进行,改造工期要求紧。
综合比较后,公司决定采用方案2进行改造。
3.4改造内容
改造的主要内容:将原有板喂机缩短,原有
的板喂机传动基础全拆除,重新浇注缩短后的板喂
机传动基础;作辐式筛分机传动®HI;入库皮
带输送机往板喂机尾部方向延长并重新制作基础。
因改造后进入破碎机物料的水分比原来大幅度减
小,第一次以防堵增产为目的改造项失去了作用, 公司将筛条间隙60 mm和90 mm的筛板全更部换为
筛条间隙50 mm的筛板。技改后破碎系统工艺流程
见图3。
3.5运行效果
第二次改造,彻底解决了石灰石破碎机的堵
塞问题,解决了石灰石产量对生料粉磨系统的制
约问题,破碎系统产量增加70%以上,电耗降低
0.4 kWto技诙,生料磨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主电机运行电流小时平均值下降5 A以上;生料磨
振动明显减小,主电机电流的小时最大值与最小值
的差由原来的70 A以上减小到25 A以内。仅就
生料磨提产电流下降一项,吨生料粉磨电耗下
降1.5 kWh以上。两次技改后生料磨主电机电流小
时波动曲线分别见图4、图5,石灰石破碎机与生料
立磨运行参数的变化列入表2。
4结束语
增设辐式筛分机的改造总投资60余万元,投
资回收期半年左右,解决了长期困扰公司石灰石粒度与产量不能两全的问题。水泥生产企业要实现
从原材料开采到粉磨整个过程低的综合电耗,除了
选用高效能的设备以外,还需要在生产过程及改造
过程中尽可能地对物料实现“多破少磨”,尽可能
地缩小入磨物料粒径,这是提高粉磨系统产量、质量,降低电耗最有效的技术途径。
(本文来源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