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专家智能优化系统提高替代燃料处置量
应用专家智能优化系统提高替代燃料处置量
张波1,张筱悦²,刘昕',孙廉贵
-
临沂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7716;2.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来源:《中国水泥》
0引言
节能减排是永恒的话题,降低碳排放,实现碳达峰、达到碳中和,新的水泥单位能源消耗限额GB16780-2021的实施,部分地区要求在2025年能耗限额标准达到标杆能耗水平,一级以下的企业在30%以上,特别是目前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节能降耗实实在在的节约成本,提升效益,减少资源浪费。
“十四五”以来,水泥行业的发展始终围绕“双碳”目标,碳减排成为行业大趋势。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提到,支持企业实施有机物及废纺添加,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以废纺为替代燃料的工业窑炉,采用清洁、低碳、能源替代。我们增加了水泥窑添加废纺与专家智能优化系统有机结合,达到降低煤耗的效果。
目前国内水泥企业替代燃料应用率不足2%,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国家不断出台相关“双碳”的政策中,都提到关于替代燃料发展的重要性。我国作为纺织大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纺垃圾等可燃物,对这些废旧纺织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解决资源浪费、减少污染和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废品回收企业和纺织品制造公司,有效降低库存量,减少占地面积节约社会资源。
1生产现状
我公司现有一台MPF2116煤立磨,主电机功率
560kW,排风机功率630kW,设计台时产量36t/h,中期磨损>30t/h。由于设计缺陷,一直未达产、达标,煤磨
系统状态最好时,台时产量29t/h,原煤热值24006kJ
(5743kcal)(见表1),回转窑产量5600t/d时,煤磨产量刚好满足窑的需要且没有富余,严重制约回转窑产能,随
着市场低迷,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逐步升高。
2原因分析
我国基础建设的大量投入,而水泥是能耗大户,生产中需要大量的电能以及煤碳消耗。造成环境负担。节能、
降耗一直是水泥工业生产的重要研究课题。
煤质差用煤量过大时,燃烧速率变慢,则分解炉出口温度波动较大,影响分解率,未燃烬的煤随物料继续上升到C,级旋风筒继续燃烧,易在旋风筒形成结皮堵塞预热器系统,导致临时停产。喂煤系统不稳定也是导致分解炉中部及出口温度高的原因,随着料量的增加,应逐渐增加用煤量来维持温度正常,在此变化过程中,操作人员一
定要精心操作,稳定好系统的热工制度。
3改造措施
通过OPC协议,打通工业互联网平台与DCS控制系统
数据库有机结合,提前预判烧成系统氧气含量及煅烧温度,防止氧气含量过高,浪费电能,氧气含量过低时易导致燃烧不完全,CO超标影响系统安全运行。及时调节用煤量、系统拉风量及一次风机流量。替代燃料的应用,
是采用可燃废弃物替代煤炭作为煅烧水泥熟料的燃料,利用可燃材料释放热量被回转窑利用,对我国水泥行业能源结构多元化,缓解化石能源供应压力,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废纺成分分析,见表2,不同
时间成分见表3。
我公司与昆山、浙江服装企业及纺纱企业联合推动该项目,合理设置废旧纺织品及废旧机动车内饰品等材料回收站,并设置专用回收箱及废品回收站点,提高回收箱及回收站点覆盖率,结合废旧物资循环再利用体系,建设分拣中心和资源化利用分类处理中心,及时精细化分拣,分类处置废纺及机动车内饰品并压缩成型便于运输(图1、图2替代燃料破碎与输送),每年为我们提供废纺
和废机动车内饰30000t。
4使用效果
自替代燃料投加一年以来,通过智能专家优化系统预判结果传入DCS控制系统,打通工业互联网平台调整更精准,精细化的调节等操作技术的应用,运转状况良好。回转窑系统热工制度稳定,不影响回转窑熟料产能,熟料强度有轻微提高,主要原因为系统稳定性提高。替代燃料有害成分低于原煤且灰分波动小,原煤受产地及矿
点影响,煤灰化学成分不稳定,波动大(见表4)。
5结束语
通过我公司应用实践得出以下结论,应用专家智能
优化系统提高替代燃料的投加量,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1)投加5t/h替代燃料时,节约3.5t/h原煤,日降低CO₂排放2.1×3.5×24=176t,回转窑全年运行200d,年降
低CO₂排放3.5万t。
(2)年生产熟料119万t,年降低CO₂排放3.5万t,吨熟
料降低CO₂排放29kg/t。
(3)如果执行碳交易CO₂排放55元/t,年节约55
×35000=192.5万元。
同时该系统的应用,可降低中控操作员劳动强度,开拓使用废纺领域,有效减轻煤价波动带来的压力,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将废纺等废弃物有效循环利用,带来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是水泥行业未来发展的新风口,会有更多的水泥企业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在工业化和信息
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来源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