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备件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邵宁:对标先进,促央企采购管理上新台阶

来源:http://www.cement365.com     发布日期:2012-07-31    编辑:wwb
核心提示:日前,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采购管理提升专题培训班,邵宁作了题为《对标先进,促央企采购管理上新台阶》的发言。他强调,采购管理的改革是提升央企管理水平的突破口,要下决心改造陈旧的、过时的采购制度、采购模式,敢于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扫清体制障碍。同时还要建设惩防体系,加强采购环节中的反腐倡廉。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已多次公开提醒央企,要做好“过冬”的准备。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利好,央企最先受益。但此前4万亿元投资带来的利好已经消化完毕,眼下外部经济环境不好,央企利润下滑也将最快。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表示,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已开始进入一个紧缩时期,央企要做好3~5年过“寒冬”的准备。为此,国资委近期将开展一系列治理和培训工作,指导央企如何“勒紧裤带过日子”。

  不久前,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采购管理提升专题培训班,邵宁作了题为《对标先进,促央企采购管理上新台阶》的发言。他强调,采购管理的改革是提升央企管理水平的突破口,要下决心改造陈旧的、过时的采购制度、采购模式,敢于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扫清体制障碍。同时还要建设惩防体系,加强采购环节中的反腐倡廉。

  邵宁的发言,具有高度的政策水平和专业水准,对于水泥企业备品备件的科学采购、精准采购、廉洁采购,同样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以下是邵宁发言摘要:

  采购管理的改革是提升央企管理水平的突破口

  根据国资委的计划安排,我们将陆续举办13个专项提升工作会议。将采购管理作为第一个突破专项,主要是考虑到采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的第一利润源,相对于其他管理活动,加强采购管理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方面见效最快,成果也能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其次,消除采购中不健康的现象,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关系到企业内部风气和治理问题。所以,做好采购管理、构建一套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采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

  以前,采购管理一直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被称为企业管理领域的“黑箱”。上世纪90年代,一些国有企业采购工作普遍存在着“三不三看”现象。也就是,不管是否为企业所需,不做市场调查和咨询,不问价格高低和质量好坏;只看谁给的好处多,只看谁给的回扣多,只看谁的关系硬,结果导致“人情物资”、“关系物资”、“高价物资”和“假冒伪劣物资”泛滥。

  央企采购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此背景下,央企积极探索,为采购管理的变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从采购管理体制上看,实现了采购管理中“两化两明”。即隐蔽的权力公开化、集中的权力分散化及责任明确、奖惩严明,“三不三看”现象已经基本杜绝。

  二是从采购理念上看,从为库存而采购, 到为订单而采购。由此使得采购管理的内涵从对采购商品的管理, 延伸到了对供应商的管理。

  三是从采购管理模式上看,从分散逐步趋向集中。绝大多数企业做到了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分散采购,一部分企业正在做逐级的集中采购,少数企业已做到了全面的集中采购。

  四是从采购管理工具和手段上看,从传统走向现代。在管理工具上,电子采购平台、ERP系统等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采购效率,也使得采购活动程序透明,过程可控,结果可溯。反向拍卖、框架协议采购、战略性采购等新手段和新方法的应用,使采购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创新性进一步提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阶段中央企业的采购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央企采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117家央企,无论是在行业特点、市场环境、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不同。例如,有些企业经营规模小,采购量少,品种分散等,至今尚未能建立适合自身的采购管理体系,仍旧采取传统的采购模式。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各种历史的、体制的原因,如企业管理层级多、集团管控能力弱、下属企业采购管理差异大等,导致集团采购很难推进。

  2.部分企业对提升采购管理水平的认识不够到位。

  有的企业对采购管理提升所能达到的效果认识不足,对有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做这件事情还存有疑虑;有的企业没有将采购管理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及核心竞争力提升结合起来,仅仅将采购管理当做企业一项普通的职能管理;还有的企业尽管认识到了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但同时也看到采购管理变革会带来利益格局的重大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想集中而不敢集中,想变革而不知从何下手。

  3.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不高。

  从现阶段央企采购管理工作的实际看,部分企业采购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对滞后。有些企业即使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采购信息化系统,但系统的使用率低,流程繁琐也影响着企业采购管理的效率。

  4.跨国采购管理经验不足。

  央企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有相当规模的海外业务,时常要进行跨国采购。但是海外市场风险高、外部环境复杂,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和政治风险较大的区域,所在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生产作业装备和物资供应等可用资源不足,各国的政治、法律环境也不相同,跨国采购管理经验不足导致在很多时候吃亏上当。

  5.采购专业人员不足。

  多年来,一些企业的领导对于采购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采购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足,许多采购岗位的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人员素质不高,梯队建设不足,这些都成为制约央企采购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问题。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关于 邵宁 央企 采购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