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备件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原创]维修总包:一种没有理由说“不”的模式创新

来源:http://www.cement365.com     发布日期:2014-07-04    编辑:曾家明
核心提示:张金龙告诉记者“维修总包的出发点在于,为水泥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帮助水泥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并希望能够通过与水泥企业的互动,形成利益共同体,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推动我国水泥行业与耐火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统计,一条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投资成本约5亿元,其中耐火材料成本1200万元,仅占总成本2.4%;另外在每年2000万元维修成本中,耐火材料500万元,占25%。

  相比之下,耐火材料在水泥窑整体设备成本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较低的投资比重并不能忽略其在整个水泥生产线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耐火材料作为水泥生产中的必需品,“小成本,大作为”是对其最直接的概括。“某耐火材料一旦出现出问题就可能导致整窑停止运转,导致上百万的损失。因此在每年的检修中,耐火材料是其重要的部分。”作为业内知名专家,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瑞泰)总经理张金龙对耐火材料在水泥生产线运行中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张金龙

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龙

  传统VS现状 维修总包应运而生

  鉴于耐火材料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长久以来,无论是水泥企业还是耐火材料生产企业都将提升耐火材料质量和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放在重要位置。

  然而,如今在国内水泥窑用耐火材料质量已经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的背景下,水泥窑用耐火材料使用现状却并不乐观,特别是在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停窑多发的情况下,对耐火材料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传统“质量+施工”的应用模式并不能解决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耐火材料应用难题。

  “耐火材料整个使用过程中,三分的材料,三分的施工,三分的使用,还有一分的其它不可控因素,在当前产能过剩的行业背景下,人为停窑时有耳闻,更是造成耐火使用寿命大幅降低。”张金龙表示,只有实现整个耐火材料使用模式的变革才能满足当前行业形势需要。

张金龙介绍水泥窑用耐火材料

张金龙向中国水泥备件网总裁斯俊一行介绍当前水泥窑用耐火材料应用现状

  维修总包模式最早出现在2009年,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安徽瑞泰已经意识到传统耐火材料应用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一方面,耐火材料种类繁多,造成水泥企业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而企业自行招标,又带来采购质量很难满足性价比需求;另一方面,非专业化的施工降低了产品使用寿命,并带来人员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零散缺乏系统的管理流程带来的维护难、不持续以及储备量大、占用库存、挤压流动资金等问题更是极大束缚了水泥企业现代化升级步伐。

  在此背景下,基于系统性全流程服务的维修总包模式开始在安徽瑞泰诞生并付诸实践,为改变以往耐火材料应用模式该水泥企业带来的发展瓶颈创造了条件。

  张金龙直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水泥企业已经从传统的计划采购体系转向市场采购体系,但这样的转变却走向了一个极端。“作为市场经济最关键的要素之一,价格要素在采购过程中被过度放大,造成行业恶性竞争,质次价低的耐火材料大行其道,优质产品却由于缺少价格优势,被排除在采购体系之外,造成行业生态逐步恶化,不利于行业科技进步和健康发展。”

张金龙介绍瑞泰科技

张金龙向中国水泥备件网一行介绍安徽瑞泰发展情况

  事实上,去年中国建材联合会提出二代新型干法技术,其中将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放在了首要位置。耐火材料作为保证水泥窑稳定运行的关键,其寿命的延长和性能的提升本身就是一种节能环保。有数据统计显示,水泥窑停窑一次造成的耐火材料损失和燃料损失费用可以高达数十万元,而我国目前共有水泥生产线上千条,每年因为停窑造成的资源损失难以估量。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关于 维修总包 备件 采购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