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水泥工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各大水泥企业开始逐步重视和寻求一种属于自己的“生产—管理的智能一体化”发展模式。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水泥行业智能化管控方面仍相对落后,水泥企业大多数仍未建立起企业生产、销售、库存、采购等一体化的综合管理系统。信息不能集成和共享,企业内部执行率偏低,对外部市场的响应速度慢,影响了水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竞争力的提高。传统水泥工业的转型在此背景下必须贯彻到底。在“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的背景下,水泥行业上下游如何发展电子商务,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多数水泥行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管理层级多、集团管控能力弱、下属企业采购管理差异大、采购规模小、成本过高、流程复杂等问题,通过信息智能化创新模式和管理自动化创新模式能真正让水泥企业实现“生产—管理”智能一体化。
中国水泥备件网正是看到了这些局限和困境,多年来致力于实现打通水泥行业上下游信息壁垒,应急配件采购难等一系列关键环节,为水泥行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一个便捷有效的交易平台,实现水泥行业的信息智能化创新。
信息智能化创新主要包括推荐供应商库、诚信评价体系和招标联盟几个版块。平台通过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将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使更多优质供应商脱颖而出,而招标联盟则是让水泥企业降低采购成本、优化采购模式,为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管理自动化创新主要包括区域库存、风险储备以及设备合同管理等几大模块。这也是水泥行业电子商务的延伸服务内容。设备合同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尝试,具体实施上,主要是由中国水泥备件网通过对行业内专业维修服务信息的整合,按照设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相关标准审核挑选出优秀的设备企业,然后由选择出来的设备企业提供各自的设备合同管理方案供水泥企业选择,最终,水泥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用最好的价格,选择出最优的方案。为了避免出现维修商缺乏专业性的状况出现,首先由设备企业联系确定参与合作意向,其次经由中国水泥备件网审核考察其在行业的综合实力等因素,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谨慎的选择出条件符合、正规的设备企业参与到合作中,最终签订协议确认合作。
设备合同管理服务,目前来看,作为新型服务,它更多的是能为水泥企业和设备企业提供良好的沟通桥梁,避免水泥企业在选择上的困难。长远来看,在形成有效的循环并稳定发展后,有着诸多的潜在价值:一是可以有效的保障设备安全运营;二是以点带面,达到规模效应;三是资源整合,降低维修成本;四是帮助水泥企业获得更全面的专业维修保障。
10月30日,“首届中国水泥备件网会员大会”将在杭州召开,届时中国备件网将以《电子商务的延伸服务——区域库存、风险储备、设备合同管理》为主题,与行业代表就水泥行业电子商务实践展开详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