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备件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如何挂好与保护好窑皮

来源:http://www.cement365.com     发布日期:2015-04-16    编辑:钟婷
核心提示:窑皮保护烧成带的衬料,使衬料不直接与火焰和高温物料接触,减少了高温、化学侵浊,磨损对衬料的损害,延长衬料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筒体表面的散热损失,提高窑的热效率。在回转窑的操作中,我们要随时注意窑皮情况,挂好窑皮并保护好窑皮。这样可以稳定热工制度,保证回转窑长期安全、稳定运转、提高水泥的产、质量。

  1 窑皮的概念及重要作用

  1.1 窑皮的概念

  所谓的窑皮就是附着在回转窑烧成带窑衬内表面的一层烧结熟料层。熟料进入烧成带后形成液相,分层粘挂在窑衬的内表面,形成窑皮。

  1.2 窑皮的作用

  首先,窑皮保护烧成带的衬料,使衬料不直接与火焰和高温物料接触,减少了高温、化学侵浊,磨损对衬料的损害,延长衬料的使用寿命。其次,窑皮可以减少筒体表面的散热损失,提高窑的热效率。

  2 如何挂好窑皮

  要挂好窑皮,首先要了解窑皮的形成原理及过程、其次从影响挂窑皮的因素入手,怎样挂好窑皮。

  2.1 窑皮的形成原理及过程

  物料进入烧成带时,产生液相,暴露在气体中的窑衬吸收热量,达到一定的温度,当它转到物料下面时,会把热量传给物料。同时,窑衬又传热给筒体并向外散热,使衬料温度降低,这样,高温且具有一定液相量的物料会粘附在衬料的表面,并起化学作用,形成第一层窑皮。窑皮从料层下面转出后,火焰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被烧流,形不成窑皮。重复以上过程,只到窑皮达到要求的厚度为止、窑皮厚度可通过水冷却或风冷却来控制。

  所以挂窑皮时,温度不能太高,即适当的温度条件,最好控制火焰衬料物料三者有较小温差,但必须使物料产生液相。这样才能挂上窑皮。

  2.2 挂好窑皮

  2.2.1 控制生料的化学成分及煤的质量

  生料的化学成分,会影响液相量的多少,所以会影响挂窑皮。一般选择高饱和比和适当的硅率和铝率,有利于挂窑皮。但目前大多数水泥厂主张挂窑皮时生料成分与正常生产时相同。挂窑及期间的煤

  质好、发热量高、化学成分稳定,有利于挂窑皮。

  2.2.2 控制合适的烧成温度与火焰形状:温度低液相少,温度高液相在衬料表面凝固不起来都不利于挂窑皮。火焰形状要完整、顺畅。不出现局部高温、不允许短焰急烧。

  2.2.3 喂料量及窑速由小变大:一般三天达到正常喂料量和窑速。开始时喂料及窑速为正常的50~70%,以后逐渐增大,到第三天达到正常的喂料量和窑速。

  2.2.4 挂窑皮时喷煤嘴由外向里逐渐移动,开始点火时把喷煤嘴放在下料口中心位置,以后逐渐往里送,送到一定位置时再逐渐向外移,使形成的窑皮牢固,完好和平整。

  3 保护窑皮

  挂好窑皮,是水泥窑安全运转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保护好窑皮。要保护好窑皮首先对窑皮情况进行判断并及时采取措施,另外要有一定的预见性,防患于未然。

  3.1 如何判断窑皮是否平整

  判断窑皮是否平整一般有下列几种方法:

  3.1.1 窑在运转中,从副看火孔观察无料边的窑皮,颜色微白,颜色一样,表明窑皮平整。

  3.1.2 通过"黑影"的形状判断窑皮是否平整。黑影呈直线形则平整,呈曲线形不平整,凹凸的越大,越不平整。

  3.1.3 借助水冷却情况来判断。如水冷却筒体温度普遍上升时说明窑皮普遍减薄,若局部温度高,说明温度高处窑皮薄,反之亦然。

  3.2 窑皮不好如何操作

  3.2.1 发现窑皮局部变薄,应移动喷煤嘴的位置,在薄的地方避开高温点,加大淋水量,进行衬挂。

  3.2.2 窑皮普便减薄时,应减少喂料量降低窑速进行全面补挂。

  3.2.3 窑皮局部脱落时,要预防红窑。红窑时停窑检修。

  3.3 怎样保护好窑皮

  要想保护好窑皮,应注意以下几点:

  3.3.1 首先要挂好窑皮,挂中有保,保中有挂。

  3.3.2 建立和建全窑衬材料的保管和砌砖责任制,提高衬料和砌砖质量,各带窑衬应相应配套。

  3.3.3 加强煅烧控制,避免烧大火,烧顶火,严禁烧流或出生料,保证熟料颗粒细小均匀。

  3.3.4 改进喷煤嘴结构,保持完整的火焰形状、经常移动喷煤嘴位置,调整高温区。

  3.3.6 发现窑皮不好时及时采取措施。

  3.3.7 加强设备维护,减少停窑次数,避免窑皮因忽冷忽热而脱落。

  4 结束语

  在回转窑的操作中,我们要随时注意窑皮情况,挂好窑皮并保护好窑皮。这样可以稳定热工制度,保证回转窑长期安全、稳定运转、提高水泥的产、质量。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