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2 000t/d 生产线煤粉制备系统配套为Φ2.8m×(5+3)m 风扫磨, 设计生产能力为 16t/h。 从2010 年 12 月 10 日开始, 出现出磨煤粉水分高及台时产量持续下降的问题。煤粉水分平均在4.0%左右,高时达到7.0%左右,煤磨台时产量偏低,仅能维持窑的生产。但因煤粉水分高,窑的火焰长而无力,窑煤耗升高,造成窑口结圈、篦冷机堆雪人、预热器分解炉缩口结皮等工艺故障,对窑的煅烧造成很大影响。
1 初步排查
煤磨出现工艺问题后,车间非常重视,要求窑磨操作员稳定篦冷机篦速,稳定并保持入磨热风温度在350℃左右,但收效不大。 于是,在 12 月 15~17 日的临时检修中,对煤磨工艺系统进行初步排查,并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三仓补加研磨体 6t,加强磨机研磨能力;
2)焊补Ⅱ、Ⅲ仓隔仓板两处,分别是中心圆筛板及隔仓板;
3)清理磨头热风管道及防爆阀积灰;
4)补焊细粉分离器进口管道漏风点三处。
2 仍存在问题
17 日 19:00 开煤磨后,发现煤磨粗粉分离器出口及袋除尘器进出口负压明显偏小。 加大排风机拉风后,排风机电流达到 190A 以上,但袋除尘器负压上升仍不大。入磨热风温度在 300℃以上,出磨煤粉水分仍在6.0%以上,煤磨台时产量仍偏低,巡检发现粗粉螺旋输送机回料量偏大,磨机频繁饱磨。
煤磨系统生产数据见表1。
3 问题分析及处理
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煤磨水分高的原因是系统热风量不够,导致入磨热风量偏小。 袋除尘器锥部两灰斗温度分别为19℃和 8℃。 在现场检查,袋除尘器下料器运转正常,用手锤敲锥体,明显感觉沉闷有积料现象。
19 日中班, 将靠近原煤仓侧袋除尘器下料器抽出检查发现,其锥部结块积煤。放空后煤磨系统负压、温度变化仍不大。在 20 日夜班时,将煤磨袋除尘器另一个下料器打开,仍发现结块积煤。清理开后,系统负压变化不明显,开大排风机风门后,系统负压基本上保持在正常状态,但是煤磨产量仍很低,出磨煤粉水分仍在7.5%左右。
这种状态持续到22 日下午 17:00 时, 岗位人员发现煤磨热风阀现场的动作不灵活,立即向车间反映并进行处理。半小时后,煤磨热风阀调整好,煤磨热风温度变化不太明显, 但是中班煤粉水分下降幅度较大。 分别为 3.86%和 3.91%。 夜班时煤粉水分继续下降,分别为 1.69%和 2.07%。24 日早班,因煤粉仓仓满煤磨曾停两小时。 现煤磨已恢复正常,磨机出口温度达到65℃左右,袋除尘器锥部两灰斗温度约为 50℃。
4 总结
综合上述分析,造成煤磨水分过大、产量过低的主要原因是:巡检人员在现场没有发现入磨热风阀开关不灵活。同时,磨机操作员在操作中,将冷风阀打开过大,造成煤磨出口温度偏低后,煤磨袋除尘器出现结露,其锥部积煤。 时间一长,极易自燃。 这次煤粉堆积比较侥幸,处理及时,没有发生爆炸事故。
为此,在冬季煤磨操作时,尽量保证煤磨入磨热风温度,提高出磨热风温度,将出磨热风温度控制比夏季高些,以降低煤粉水分,避免袋除尘器锥部由于温度过低形成煤粉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