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1日,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1号窑(5 000 t/d)窑口1.4 m发生掉砖3块出现红窑现象,这样给窑内耐火材料的安全使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进行大的工艺调整 ,使窑口挂上了窑皮,但是2010年1月1日,此处面积扩大了6环砖,有56块砖掉落,窑筒体因为长期高温而发生变形,最后在抢修过程当中给此处打浇注料,其面积为1 000 mm×1 200 mm。2010年3月窑大修当中我们对此处窑筒体进行了更换。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窑口衬砖使用寿命达到了运转周期12个月。
1 损坏的原因
1.1 停窑频繁
在2010年1月1日对此处砖衬进行更换时,我们进入窑内发现1.4 m~3.0 m有8环砖很薄,基本都在35 mm~60 mm之间,我们分析认为11月、12月频繁停窑导致此处的窑皮频繁长掉,使砖随窑皮发生剥落(此处用的是镁铝尖晶石砖),砖越来越薄最后发生掉落。表1为停机统计情况。
1.2 停窑保温措施执行不到位
从表1可以看出,停窑次数频繁,但是每次停窑时间短。每次停窑后,窑口处的窑皮首先接触到冷空气而急冷,升温过程中急热,造成此处窑皮热震频繁,容易发生掉落,掉落后耐火砖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剥落,影响使用寿命。
1.3 筒体扫描仪的盲区
为了兼顾窑整体温度,窑系统筒体扫描仪一般都设置于窑中,这样就造成一档前面,尤其窑口区域有监测盲区,盲区高温点不容易监控、发现,等发现时已经造成红窑的事实了,失去了提前调节的机会。
1.4 燃烧器影响
停窑频繁,燃烧器外风环变形,容易导致火焰发生变形、分散,容易造成窑口窑皮发生掉落;火嘴端面结焦,火焰不顺畅且发生变形。
2 措施
2.1 制定合理的烘窑保温制度
在短时间停窑后窑头喷煤保温,主排风机风量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高温风机入口1 000~1 400 Pa,篦冷机除前三台高压风机外,其他风机全停,窑头EP风机风拉大,从而减缓窑降温的速率,延缓了窑口冷却的速度。
2.2 筒体扫描仪的维护
(1)对窑筒体前10 m的温度,每个班都进行测量,中控绘制曲线,这样就解决了筒体扫描仪的监测盲区。
(2)每月1日对窑筒体扫描仪进行校验,更换筒体扫描仪膜,以保证其准确无误。
2.3 火嘴端面结焦及日常维护
关注一次风机压力,发现压力异常上涨及时处理火嘴端面结焦和大包,保证火焰顺畅、活泼有力,避免发生火焰疵火的情况。处理的过程当中,把燃烧器退到窑头罩内,用高压水枪直接清扫端面,在清扫过程当中,严禁损伤浇注料。
2.4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率
(1)完善落实三级巡检制度和以计划检修为中心的预检、点检制度,完善计划检修项目,做到有计划地停机检修。
(2)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并制定预防措施。
(3)现场发现异常设备及时处理及维修,保证设备安全使用,抓好设备的日常润滑管理,以避免设备事故的扩大及发生 ,从而提高窑运转率。
3 效果
2010年窑运转率达到95.40%,窑产量187.4万t,耐火材料安全使用12个月。